(通讯员 赵航)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开展以“红色教育铸魂,乡村振兴赋能”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作为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村”,许家冲村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践团通过沉浸式党课、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许家冲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委副书记朱崇军结合实践团队设计的《库区移民生活变迁问卷》,为青年学子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朱崇军深情回顾了1994年村民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搬迁重建的历程,讲述了基层党组织如何带领群众克服困难、建设新家园的奋斗故事。团队成员高佳丽感叹道:“党课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图为村党委副书记朱崇军为实践团队讲授党课
作为三峡工程首批移民村,许家冲村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了从“移民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蜕变。朱崇军详细介绍了“党员责任区”“门前三包”等基层治理创新举措,“党员带头包片,群众积极参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党员先锋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
党课结束后,实践团深入村组实地调研。在文化广场,村民自发组织的舞龙、舞狮排练热火朝天;在农家书屋,大学生志愿者正耐心辅导留守儿童;在老年食堂,高龄老人享受着免费餐食服务……一幅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图景生动呈现。
“为移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是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初心。”朱崇军介绍,许家冲村通过党员结对帮扶、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举措,让移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实践团成员边走边看、边学边思,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的“许家冲模式”——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党员作用体现在每一件惠民实事中。
图为实践团队在许家冲村的合影
暮色降临,三峡大坝华灯初上,许家冲村的白墙黛瓦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实践团成员围坐在一起,分享学习体会。“这堂行走的党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实干担当,更需要青春力量。”团队成员汪卫东感慨道。
在党的生日这个特殊时刻,青年学子们以脚步丈量乡村,以行动践行初心。他们表示,将把许家冲村的经验带回校园,结合专业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