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红+绿”,革命老区走好融合发展路

发布时间:2019-07-30 11:03:10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红+绿”,革命老区走好融合发展路

广东省潮州市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全市革命遗址、遗迹284处,其中革命史迹及纪念设施267处,其他遗址17处。7月24日,潮州市召开红色旅游专题工作会议,部署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激活文化资源中的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伍茸介绍,早在1921年初,潮州就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又发生了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和潮州渊源颇深,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等红色名人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目前,全市有4处红色革命文物列入省级文保单位,13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列入市(县)文保单位。

潮州市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成立了红色史迹普查工作组,邀请党史专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寻访、筛选提炼后评选出潮州七日红、茂芝军事决策会议、红十一军开辟的东江革命根据地等14张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名片,涵盖了潮州1921年至1949年的革命轨迹。潮州市组织拍摄了《潮州红色历史文化名片》电视专题片,编写了《潮州红色历史文化名片》《中国共产党潮州历史大事记》《潮州市革命遗址选编》等书籍。此外,潮州市还举办了茂芝会议9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潮州市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点,“红色旅游+研学基地”正盛。目前,茂芝会议旧址已经修缮完毕,茂芝会议纪念馆也建成并对外开放。潮州共有4个旅游景点被纳入广东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起义军第二十军第三师司令部旧址(潮州涵碧楼)、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被纳入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游线,中央秘密交通线交通站旧址(潮州市区卫星二路交通旅社)被纳入“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游线,广济桥被纳入“华侨华人爱国情怀”红色游线。涵碧楼2018年接待游客达16万人次;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自2018年国庆修缮开放,至今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茂芝会议纪念馆2018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

当地一些革命老区将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如饶平县湖岭村在土地革命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了革命交通站,如今村里种植了600亩青梅,近百户家庭从事竹器编织。湖岭村委负责人表示,有信心实现乡村生态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让红色旅游开花结果。潮安区世田村以红色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线,以红十一军部旧址为亮点,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区。饶平县长彬村规划新建红色工程,将十八寨景点串联起来,开发红色观光旅游线路。原中共饶平县委机关所在地饶平县上善村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将围屋土楼开发成民宿、客栈,并结合茶叶和蜜柚产业开发特色农家乐,探索出一条“红色+绿色”的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伍茸也表示,目前,潮州市的红色资源还存在着保护和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利用率不高等不足之处。由于辖区红色资源较为分散,且大多位于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上各级政府对革命文物投入不足、红色革命遗址产权不清、部分干部群众对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认识不足,致使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受到损坏。尤其是有的革命旧址分散在农村,多为年代较久远、无人居住的祠堂、民居,保存状况不甚理想,部分革命旧址、旧居濒临消失,有的仅剩遗迹。

对此,潮州市副市长余鸿纯透露,潮州将重点规划“一域一江两区四线”,促进红色资源与文旅融合。“一域”即打造饶平县红色旅游全域示范区,“一江”是打造一条沿江红色旅游带,“两区”是打造古城、新城两个文旅融合发展区,“四线”旨在打造东、西、南、北4条乡村文旅融合精品线路。

为实现这一目标,潮州市将通过建立遗产名录和保护档案、实施革命遗址保护规划、提升重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级别等措施,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同时深入发掘革命历史素材,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包装,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该市还将整合分散在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南昌起义部队挺进潮州、中央红色交通线、韩江纵队抗战、红色军事文化展示、“潮州左联六杰”文化之旅等红色旅游线路。

依托红色旅游景点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潮州还将探索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碧水蓝天、古迹历史等人文景观与自然资源的高度整合,深挖乡村红色文化元素,打造永善村、湖岭村、世田村等一批红色村。

为提升红色旅游的体验感,潮州将设置参观互动项目,鼓励各博物馆、纪念馆开发建设红色虚拟体验馆,引入互联网、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同时推出红色拓展活动,开展沿线文化体育赛事,丰富红色文创内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为增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支撑能力,潮州将完善红色景点风景道、标识系统、停车场、旅游咨询处、购物店、旅游厕所等配套建设,加快周边道路连接,打造“红色记忆”景观带。同时大力推进乡村“三清理三整治”工作,提升红色旅游综合环境。当地还将有针对性地培训红色文物管理、旅游开发方面的综合性人才,探索发展红色旅游的新思路。(谭志红)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