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抽签揭晓国足“上上签”?
国足热身赛将从9月初开启第12次冲击世界杯的征程。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艺 摄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分组(暨亚洲杯预选赛)抽签仪式在亚足联总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国足以第一档种子球队身份参加抽签,最终被分在A组,同组对手有叙利亚队、菲律宾队、马尔代夫队和关岛队。这也标志着中国男足正式开启第12次冲击世界杯的征程。此前11次,国足仅在2002年成功。上届世预赛,国足则是止步亚洲区12强赛。
国足今年内4战:三客一主
和上届世预赛一样,亚洲区40强赛阶段分8个小组,每组头名及4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2可获12强赛名额。打进12强赛的球队,除了直接入围2023年中国亚洲杯决赛圈外,还能继续为世界杯资格征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2年世界杯东道主的卡塔尔队为了获得下届亚洲杯参赛资格,他们也会参加40强赛,但不参加12强赛。如果该队晋级,名额会给成绩第5好的小组第2。
40强赛将进行10轮比赛,每支球队将踢4个主场、4个客场共8场比赛,从今年9月5日开始到明年6月9日。40强赛首轮今年9月5日打响,作为种子球队,国足首轮轮空。第2轮9月10日,国足将上演40强赛首演,客场对阵马尔代夫队。10月10日第3轮比赛,国足回到主场面对关岛队,这也是今年40强赛,国足唯一一个主场。10月15日进行第4轮,国足做客面对菲律宾队。11月14日第5轮,国足做客面对叙利亚队。11月19日第6轮,国足再度轮空。也就是说,国足今年将参加4场40强赛,只有1个主场。剩下4场比赛明年进行,国足将迎来3个主场和1个客场赛事,尤其是40强赛最后两轮,国足分别在主场面对三档和二档球队,可以说全部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种子球队在赛程方面收获的“好处”。
为了备战40强赛,中超联赛从8月中旬开始停赛,届时里皮大概率会选择在广州集训。中国足协目前已着手研究40强赛的备战工作,包括是否像上届那样采取包机前往客场。对现在这支国足来说,最大的信心保证或许是归化球员有可能助阵。从目前来看,李可随队出征40强赛已是板上钉钉,埃尔克森也很有可能赶上,埃尔克森一旦可以参赛,有实力竞争40强赛最佳射手。中国队曾在2000年亚洲杯预选赛上以19比0狂胜关岛队,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男足在国际A级赛事取得最悬殊比分的胜利。
国足领队国脚:不可大意!
在抽签仪式上,当国足最后落位A组之后,相信大部分球迷和媒体都会认为这对国足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上上签”。第一,中国队对菲律宾队、马尔代夫队和关岛队这三个档次的球队保持历史全胜的纪录,全取18分似乎如探囊取物;第二,中国队最担忧的东南亚新兴崛起势力群,这次一队都没有碰到;第三,叙利亚队虽然也是上届12强赛的对手,而且对国足取得1胜1平的不败纪录,但国足有“归化”的准备;第四,卡塔尔队大概率会在他们所在小组获得头名,那么足足有5个小组第二可以出线,中国队即使拿不到小组第一,也完全有足够资本成为5个成绩最好的第2名之一。
不过,上一届40强赛国足同样与卡塔尔队、中国香港队、马尔代夫队、不丹队同组,同样是抽到被外界普遍认为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出线的“上上签”。但实际上,国足对阵中国香港队主客两回合都未能取胜,最终把自己逼得最后一轮要靠“全亚洲帮忙”才跌跌撞撞出线,法国主帅佩兰更因此黯然“下课”。
这次如果分析一下国足的同组对手,我们可以认为,菲律宾队等同于上一届的中国香港队。当然,里皮麾下的国足3次对阵菲律宾队都取得全胜。但借鉴上一届的经验,国足要想抢得头名出线,在菲律宾队身上一定要确保6分,千万不能重蹈上届的覆辙。
在抽签之后,无论国足领队还是包括郑智在内的众多国脚都一致认为40强赛每场都是硬仗,不会去考虑“上签”还是“下签”的问题,必须每场都提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40强赛国足赛程
第1轮 9月5日 中国轮空
第2轮 9月10日 马尔代夫VS中国
第3轮 10月10日 中国VS关岛
第4轮 10月15日 菲律宾VS中国
第5轮 11月14日 叙利亚VS中国
第6轮 11月19日 中国轮空
第7轮 2020年3月26日 中国VS马尔代夫
第8轮 2020年3月31日 关岛VS中国
第9轮 2020年6月4日 中国VS菲律宾
第10轮 2020年6月9日 中国VS叙利亚
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分组
A组:
中国、叙利亚、菲律宾、
马尔代夫、关岛
B组:
澳大利亚、约旦、中国台北、
科威特、尼泊尔
C组:
伊朗、伊拉克、巴林、中国香港、柬埔寨
D组:
沙特、乌兹别克、巴勒斯坦、
也门、新加坡
E组:
卡塔尔、阿曼、印度、阿富汗、孟加拉国
F组:
日本、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缅甸、蒙古
G组:
阿联酋、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H组:
韩国、黎巴嫩、朝鲜、
土库曼斯坦、斯里兰卡
(张喆 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