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针灸、吃中药、按摩…… 宠物“中兽医”诊所火了

发布时间:2019-07-14 14:02:23来源:深圳新闻网
啥?喵星人和汪星人病了也能看中医针灸开药?

将比熊犬“奶油”固定在针灸架上,兽医任秋敏根据骨骼和肌肉确定穴位位置,将细细的银针快速扎入“奶油”的颈部、背部。随后她用电子针疗仪为银针通电,通过适当大小的电流刺激“奶油”的神经。整个针灸过程中,“奶油”并未表现出任何不适。

这是“奶油”的第三次针灸。不久前,它因为寰枢椎半脱位而四肢瘫痪。第一次针灸后,它成功地站了起来,现在,“奶油”已经可以蹒跚行走了。对于“奶油”的主人周晓莉来说,最初选择中兽医只是因为“价格划算”。她说:“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太让我惊喜了。”

那么,让“奶油”重获新生的中兽医到底有什么特别?

中兽医越来越“火”?医生这样说……

近年来,像周晓莉一样选择中兽医的宠物主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成都大部分宠物医院都已涉猎或准备涉猎这一领域,宠物中医成为一个正快速兴起的新业态。

任秋敏所在的成都市华茜宠物医院于去年设立中兽医诊室后,她平均每天要为8只宠物做针灸。通过国际兽医针灸师认证的任秋敏告诉记者,自己能够感觉到中兽医正越来越“火”。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贺常亮介绍,中兽医和中医“同根同源”,二者基础理论都一样,只是应用的对象不同。中兽医历史悠久,在古时候主要针对猪、牛、马等牲畜,疗效也经过了长期检验,对于瘫痪类的疾病效果尤其明显,但他也强调,不可盲目夸大中兽医的“神奇”。

“作为兽医,不同的疾病我们会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法。”任秋敏说,以针灸、中药为主的中兽医主要针对胃肠道疾病、慢性肾病、瘫痪、肌无力等病症,也常用于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并不是所有的病症都适合中兽医疗法,需要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判断。”

中兽医为啥会火?

据悉,宠物中医自2016年左右开始在成都逐渐兴起,但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宠物主人对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周晓莉说,自己之前从未听过中兽医,但“奶油”做手术的话,要花10000余元(人民币,下同),还不包括术后护理的费用。而针灸一次只要280元,加上口服的中药,整个疗程花费在3000元左右,便宜很多。

治疗价格相对较低是宠物中医“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哈士奇“佐罗”因为脚滑摔倒造成脊髓损伤,如果通过纯西医手段治疗,需要花费30000多元。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花销。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宠物西医业内纯利润为10%至20%,而宠物中医利润为30%左右,低成本、高利润的特点将宠物中医推至投资风口。

另外,中医“舒缓”的治疗手段也为宠物主人所认可。“相对来说,我们更愿意选择中医,因为西医术后恢复过程比较缓慢,我平时要上班,也没有时间照顾狗狗。”“佐罗”的主人兰梦蕾告诉记者,自己对宠物中医早有耳闻,在各大宠主交流群内,大家也经常谈论相关话题。“‘佐罗’摔伤后,两条后腿都不能动了,经过15次针灸治疗后,它两腿都恢复了行动力。我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宠物中医并不等同于针灸,针灸只是宠物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中药同理。记者在任秋敏的办公室看到,一侧墙面被密密麻麻的木质小柜子占满,和大街小巷的中医馆内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小柜子内装的不是草药,而是40余种瓶装的复方,大多以胶囊形式呈现。“做成胶囊,一方面为宠物主人省去熬药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便于宠物服用。”任秋敏说。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助推良性发展

伴随宠物中医的兴起,该行业专业人才缺口逐渐变大。任秋敏告诉记者,自己朋友圈子里有200多位医生在做中兽医,他们遍布全国,主要在广州、北京。“专职中兽医的医生人数很少,尤其在西南地区。”

“目前整个宠物医疗行业都存在人才不足、整体水平不太高的情况。”贺常亮告诉记者,虽然四川农业大学没有专门开设中兽医专业,但中兽医课程是所有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除此之外,西南大学取消多年的中兽医专业也于今年开始恢复招生。

中国兽医行业对中兽医人才的“呼唤”在中国兽医协会宠物诊疗分会理事李代兵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他说,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兽医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已发展了数十年。

李代兵认为,中国此前没能大面积推广中兽医的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量不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主人对宠物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宠物医疗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变高。“现在中兽医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对人才的渴望也愈发凸显。未来中兽医在整个宠物诊疗行业中来说,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谈及宠物中医行业未来的发展,贺常亮建议,目前该行业仍然缺少监管,为避免出现价格伴随需求无底线“水涨船高”的现象,应当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等制定相关标准,并加强对从业者的监管力度,助推中兽医行业良性发展。

作者:岳依桐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