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垃圾桶到底应该摆几个
西城区赵登禹路西侧,大乘巷小区深藏老城之中。这个老旧小区虽不起眼,却被称为“垃圾分类第一院”。403户居民自觉坚持垃圾分类,至今已有整整23年。
大乘巷小区仅有两栋楼。头一次走进这里,几乎每个人都会惊讶于垃圾桶种类丰富:相比于北京目前推广的“4类法”,这里实行“8类法”:仅小院西北角这一个投放点,就有8个类别的垃圾桶。包括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的3个大桶,以及投放有毒有害垃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的5个小桶。
虽然小区内垃圾桶种类多,但一切都有序运行着。吃过晚饭,把家中的垃圾分类装袋下楼投放,已经成了居民张静媛长期保持的生活习惯。记者采访时,她正手拿一大一小两包垃圾朝投放点走去,大包装的是剩菜、果皮等厨余垃圾,小包则是保鲜膜等其他垃圾。来到投放点,她把厨余垃圾扔进桶里,又转身把塑料袋连同另一包垃圾扔进其他垃圾箱,整个过程轻车熟路。
每个厨余垃圾袋上都有二维码。张静媛说,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在每天早晨开箱检查投放情况,并扫码为居民记录积分,“如果发现居民分类不规范,不仅帮忙分类,还会记录在系统里,出现3次,就会安排上门指导。”指导员检查完毕后,将会把厨余垃圾桶交给环卫公司的专用车清走,同样安排专车清运的还有其他垃圾。而小区内收集有毒有害垃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的5个小桶,则由一家公益组织负责,联系专业的处理机构来清运。
“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需要个适应过程。”76岁的崔湘文是老住户,他清楚地记得,1996年12月,家委会门口的小黑板写上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宣布小区的垃圾将分类投放。自那时起,大乘巷成了北京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
最开始,小区买来6个大垃圾桶,贴上不同标志,主要收集报纸、书本、塑料泡沫、碎玻璃和废铜烂铁。后来,居民们注意到,电视上总宣传国外先进的垃圾分类方法,于是在2000年左右,小区的垃圾分类开始“国际化”,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种。去年夏天,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小区又引进了公益组织,这才有了8个类别的垃圾桶。除了大乘巷小区,东城区新怡家园也存在这种细分为8类的垃圾桶,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将可回收物细分为多个小类,让垃圾分类更加精细化。
大乘巷小区外的胡同,采用“撤掉垃圾桶、指导员定时上门回收”的方式,实行“4类法”。胡同里有不少垃圾分类指示牌,明确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可回收、有毒有害和其他4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天早晚各回收1次,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则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进行回收。“4类法”还存在于中心城区的数十条胡同内。
“垃圾分类第一院”老住户崔湘文不久前搬到了位于郊区的新家,虽然住上了大房子,小区也建得如同花园,但有些粗放的垃圾分类方式,却让已经习惯精细分类的崔老觉得有些不适应。记者看到,这个小区内垃圾收集点只摆放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2个桶,如果按照大乘巷的分类方式,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都要一股脑儿地投进其他垃圾。上周末,记者在走访一些小区时发现,投放点只摆放2个垃圾桶,小区居民收到的垃圾分类宣传单,却要求分4类,不免让居民摸不着头脑:“到底听谁的?”(记者 陈强)
记者手记
让居民心里有数是“第一步”
垃圾分类,对垃圾减量化与绿色发展不是小事儿,但对大多数市民而言既是新鲜事儿,也是“麻烦事儿”。摆几个垃圾桶,是让居民心里有数的“第一步”。本市推广的“4类法”,被认为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分类方式,那就应当让这种标准尽快落地。可以想见,如果居民按照“4类法”践行垃圾分类,投放时却发现仅有2个垃圾桶,显然会伤害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能引发“破窗效应”。
好的办法,能否真正起到期望的效果,在于“最后一公里”落实得好坏。近日,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介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看来,垃圾分类这件事,相关部门已经形成共识,那么接下来,就必然要立刻考虑如何在操作层面务实地展开。
实行垃圾分类,远不只是社区里多摆几个垃圾桶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要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真正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实现这一文明的跃升,无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要制定出的规范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准则,服务好垃圾分类这项长期工作。
一项2000多万人参与的实践,必定会为全社会带来深远影响。相信通过正确引导,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千千万万的市民都将迈开第一步,垃圾分类的这条道路也会越走越宽,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长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