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政“金课”如何打造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共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办学基础、经费来源、师资队伍和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民办高校推进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步伐始终相对缓慢。
具体而言,由于民办高校普遍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采取相对独特的办学体制,办学基础较为薄弱、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出于办学效益与学校稳定运转考虑,往往更专注于事务性工作,对思政课建设保障不足。另外,师资队伍是制约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高水平推进的瓶颈。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由专职、双肩挑、外聘三部分构成,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双肩挑教师“一心难以二用”,外聘教师“打工心态”突出,这些都在整体上削弱了思政课的建设水平。此外,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思辨能力不足、自信心与进取心较弱、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影响、易受外界环境诱惑的问题,生源质量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党建引领,建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挥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学是民办高校党建的“重要桥梁”,民办高校应持续加强党建工作,自觉努力地推动学校党建与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从纵深推进民办高校党委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民办高校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思政课建设“指挥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需特别注重对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阵地意识、夯实高校党建工作根基,创新思政课教学载体、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发挥党建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联动效应、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形成兼具开放性、科学性,各相关部门协调运作的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工作体系。另一方面从横向拓展民办高校党委对学校行政工作的统一领导,处理好党组织与董事会、行政管理班子之间的协调关系,构建董事会、学校党委“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管理体系,各相关部门按照“指挥部”的统筹安排,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质量管理、教改项目支持、教材建设攻坚、第二课堂衔接等环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金课”生产链。
优化师资,打造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解决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引进来”“留下来”“走出去”的关系问题。“引进来”是指民办高校需要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富有民办特色的思政课教师引才用才机制。通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筛选机制、创设优质环境条件、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着力提升对高水平高素质思政课教师的吸引力,尽快补齐民办高校专任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短板。“留下来”是指民办高校一方面要有效满足思政课教师自我成长需求,为思政课教师创造各类自我提升的平台与机会,以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基础技能教育、实践融合教育为核心,打造五位一体综合素质与技能提升培训系统,激发教师自我成长动能,让引进来的人才“留得下”。民办高校需在严把“选聘关”和“审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对双肩挑、外聘等非专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非专任教师在思政课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走出去”是民办高校要借力国内各类思政课“金课”建设孵化器,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培养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转变。
吃透学情,打好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动仗”。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是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的思政课要达到立体生动、鲜活明快之效,就必须吃透学生的基本学情,准确把握他们在思政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情绪化学习(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系统性理论则学习效率较低)、思辨性不足、自信心偏弱等问题,高度聚焦思政课“教法攻坚”,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具有民办高校特点的思政“金课”方法论。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传递真理性知识,组织开展各类增益性课堂活动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接受方式和课堂话语偏好,更多地使用生活化、大众化、故事化、协商化、情感化等语言。应善于在富有温度的思政课堂场域中将“理论干货”以生动活泼的话语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盐溶水般地化于饶有趣味的课堂话语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中,浑化无迹、有味无痕,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外化为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选择。
(作者:章清,系浙江树人大学党委书记,本文节选自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9NDJC260YB)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