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生扶贫:从新知到心知
和听障学生交朋友 给留守儿童送温暖 用大数据解难题
首都大学生扶贫:从新知到心知
北科大学生为贵州听障学生讲课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这个暑假,一群志同道合的首都大学生奔向祖国的大江南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投身于脱贫攻坚的服务中,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带去一份温暖。
北科大
走进听障孩子的世界
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批特殊的孩子,他们听不到同龄人的嬉笑声,听不见夏天的蝉鸣声、汽车鸣笛声……他们是听障学生。
“目前我国的听障群体达2000万,社会中依然存在众多对听障群体的误解,歧视异样的眼光阻隔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期待与渴望。”北京科技大学大一学生陈纪杉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暑假,她与另外11名志愿者组成黔守支教实践团前往这个学校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工作。
这里有部分是听力损失较轻的孩子,需要佩戴助听器。还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先天听力障碍,一生下来,他们的世界便是静默无声,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才可能康复。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对他们而言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黔守支教团用了三个月时间,为这群孩子准备了心理健康、传统文化、职业模拟等10门精品课程,希望可以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陈纪杉仍记得,在上第一节课时,他们让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大多数孩子仅仅在纸上写出几句话,没有人敢走上讲台。即使上了讲台,他们也是拘谨而不知所措,需要手语老师一句一句沟通“翻译”才行。
但几节课之后,他们已经可以将自己写的东西配合着手语“咿咿呀呀”地“讲”出来了。这些离不开志愿者的用心付出。课上,他们为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努力学习手语动作,尽可能地用肢体语言与听障学生进行交流;课后对特校教师进行深入的访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用可靠的帮扶建议;在手工课上与特校学生共同构思作品,通过做手工、画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开发潜力,进一步探索他们未来的可能性;在趣味运动会上带领他们跳舞,玩“五人双足”“一圈到底”等各种游戏,在运动中强身健体,释放自我……
“未来就在前方,世界属于你们”“用心倾听和诉说,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人生有无数光明大道,坚强地走下去”……临走前,志愿者们把写有北科大学子们祝福的明信片送到这20个孩子手中作为纪念,希望他们能积极勇敢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外交学院
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当外交学院大一学生孙正为孩子们讲授《苔》这首诗的时候,班上一位叫梦琪的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句诗告诉我们,即使是像苔花一样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牡丹一样的志向,然后为了实现它不断努力。”孙正记得,那天,梦琪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脸上纯真无邪的微笑像花朵一样绽放。
这些孩子们来自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东埝头社区,在这里,他们大多买不起校服上不起学,有的每天照顾病重的亲人,有的失去了父母。可是,他们却依旧积极、快乐,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期待。7月初,外交学院知行学会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12天的助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小心孕育着自己的梦想,默默努力,扎根土壤,等待着绽放的一天。 ”外交学院大二学生、实践队员贾凡告诉北青报记者,这12天时间里,他们课上为孩子们讲解有趣的内容,课间陪孩子们一起玩耍、做游戏,放学后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手工和表演戏剧,让这里的留守儿童感到了来自北京大哥哥、大姐姐的关爱。从最初的闪躲到后来的开怀大笑;从一言不发到分享烦恼;从课堂上的缄默到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一点点的变化与成长,实践队员都看在眼里。12天太短,实践队员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陪伴的温度。
农大
课题调研逐一寻访村户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现状是什么?到底需不需要改革?应该往哪个方向改?
今年暑假,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究团队来到河北省曲周县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利用极差法和均方差赋值法,对《2017 年曲周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了曲周县各村发展情况,选取曲周县城镇化发展不同的三个村庄作为调研地,收回有效问卷 209 份,为后期曲周县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拿到更多有效问卷,我们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了访谈。”团队成员、农大土地学院学生李许红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两天的讨论,反复修改,团队设计了一份专业的调研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宅基地面积、拆迁补助金额、宅基地政策认知程度和乡村未来发展的建议等问题。在实践的7天里,小队成员对发展水平不同的胡近口村、东流上寨村和西来村进行了问卷调研兼实地勘察。
他们首先向村委会成员了解村庄整体的发展情况,再走进村民的家里,与村民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当时气温达到35℃以上,小队成员往往是还没走两步,汗水就湿透了衣衫,但没一个人愿意留在空调屋里“享福”。
实践团队经过后期数据处理发现,三个有代表性的村庄都有过半数的人愿意住进村统一规划的住宅,但仍希望拥有居住的宅基地使用权,这和城镇的商品房有着根本的不同;另外,大部分的村民希望村集体统一规划的住宅是独门独院式,不太乐意高层公寓式住宅,这和经常干农活存放农机有直接关系。实践过程中,小队成员还考察了村庄的经济发展情况。他们发现,光靠农业的收入不足以满足生活需要,相关村庄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牲畜养殖业,带动了村庄整体的发展,但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为我们宅基地的改革提供了很多青年方案。”曲周县的领导说,虽然调研只有7天时间,但他看到了这群“00后”的耐心和责任心。
文/本报记者 刘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