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破风者”:天翼云4+2能力体系重磅亮相
5G+天翼云+AI,金秋姑苏启程
随着“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化发展成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解锁码,上云用数赋智成为重要趋势。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庄分享了他的三个观点:云网融合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安全可信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生命线,大数据与AI是智能社会的核心。基于此,中国电信不断深化“5G+天翼云+AI”战略,提供网、云、数、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云网融合基础设施之上,打造天翼云大数据平台和AI开放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专属云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定制服务,通过覆盖全国的属地化集成和开发团队,高效满足客户各类定制开发和交付需求。
“5G+天翼云+AI”的融合发展为新基建夯实底座,也成为了智慧城市高效发展的奠基石。大会的第一个高潮随着“5G+天翼云+AI与城市共成长”启幕而到来,在全场倒计时下,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总经理胡志强、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潘天舒、华为公司中国区电信系统部部长郭海龙、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石磊以及江苏智能交通及智能驾驶研究院院长叶佳勇共同点亮了智慧城市的璀璨图景。未来,“5G+天翼云+AI”也将继续为千行百业的繁荣发展打造数字生态路径,为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贡献科技力量。
“4+2”能力体系加持,天翼云成为“破风者”
为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天翼云整合自身差异化资源禀赋及技术服务优势,构建数字化转型“4+2”能力体系,赋能千行百业。在大会上,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产品管理专家李培源详细作出了阐释:数字化转型“4+2”能力体系是天翼云以资源能力、技术能力、应用能力、生态能力为核心,以安全防护及贴心服务两大体系作为“护城河”,多维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在资源能力方面,天翼云已率先实现了全国一省一池的云资源布局,基本形成云+网+边缘整体布局。今年,中国电信再次提出加快重点区域节点及海外节点资源池和数据中心布局,持续巩固云基础设施。在技术能力方面,天翼云成为自主掌控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云服务商,树立基于自研的全栈技术研发体系,能满足高并发、高弹性、高可用的严苛要求。在应用能力方面,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强国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聚焦数字政府、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十大行业,输出100+种定制化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在生态能力方面,天翼云以自身为核心,推出开放实验室,通过生态能力汇聚合作伙伴,打造全行业、全场景的解决方案,服务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天翼云安全云”,信息安全理念已经渗透到中国电信的企业机制和业务流程之中,“安全感”满满的天翼云成为了各级部门和各家企业的上云首选。同时,天翼云已经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专属服务——客户经理、方案经理、交付经理和运营经理为用户提供贴心的专享服务体验。
“4+2”能力体系的提出,既是天翼云顺应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数字化转型趋势的战略部署,也是天翼云整合并夯实自身差异化资源及技术服务优势的重要举措。在“4+2”体系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将数字化、智能化的后背交给天翼云,专注主营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构建高效社会协同生态。
携手多方伙伴,共建繁荣生态
天翼云将自身定位于“战略合作者”的角色,集成多方合作伙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战略协同拓展。在此次大会上,有志于同天翼云一起迈上新基建赛道,推动数字社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的代表们也纷纷献策建言。华为公司中国区电信系统部部长郭海龙发表了致辞,他说:“天翼云+AI将为客户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将为合作伙伴提供AI开发平台,并预置AI基础能力与行业知识,引入AI生态合作伙伴,让AI真正能够在不同行业落地。”
随后,华为AI首席规划师方帆围绕“跨越裂谷,共建智慧城市”展开演讲。他结合华为在过去10大行业超过500个项目实践落地的经验,重点阐述了AI应用于海量重复、专家经验和多域协同三大场景,助力行业升级,实现效率提升、专业传承和突破极限。在智慧城市实施AI项目中,多个角色齐心协力,真正实现了AI技术的落地商用,有效解决“城市病”,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天翼云还与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国科数据中心、蓝海彤翔集团、苏州海赛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赛福解码(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苏州悠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签约,共同建设繁荣生态,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对于智慧城市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交通作为城市动脉,智能升级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大会上,中国电信还与江苏智能交通及智能驾驶研究院完成了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签约,共同为智慧城市疏通血管,同向发力,共建共荣,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却也是新基建蓬勃发展的一年,数字技术不仅仅有免“疫”力,更有生产力。天翼云不甘于做“乘风人”,而是扮演新基建“破风者”的角色,聚合生态伙伴,推进产业发展,为千行百业提供科技助力和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