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和抓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首先,要发挥企业作用,提高企业的供给质量。企业是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落脚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激发企业活力,实质是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以调动其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供给质量。一是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制定企业的创新战略,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二是给企业以活力。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企业活起来,让企业自觉提高有效供给的质量,让社会资本愿意投入企业,激发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三是完善企业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政策和制度。
其次,要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为引领,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动能。企业家精神解决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代表着敢于冒险、勇于创新、顽强奋斗,既是市场经济最可宝贵的动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企业家精神”是在市场环境中被激发出来。市场环境好,就会有更多人勇于创业创新,就会有“企业家精神”。从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江苏、广东等都是“企业家精神”得到高度激活的地方;而一些经济落后或者低迷的地区,缺乏的是“企业家精神”。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未消除,不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落实,高质量发展是否取得实效,就需要看“企业家精神”的环境是否形成。
第三,要增加要素的有效供给,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供给端,供给端的质量决定了整体经济的高质量,而供给端的高质量又取决于要素的有效供给质量。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的供给质量:一是增加劳动的有效供给,通过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权益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资本的有效供给,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供应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资金、股票、债券、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基础设施等。为了增加资本的有效供给,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吸引外资等。三是增加企业家管理的有效供给。增加企业家管理的有效供给就是要重视企业家的作用,增加企业家的数量,提高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四是增加政府管理的有效供给。政府管理也是形成产出的一种必要投入,因为政府可以提供产权保护、秩序维护、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和服务。要通过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等,促使政府提供更多的有效管理和服务。
第四,优化组织能力,提高企业供给侧的创新能力。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高质量发展实施中,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宽裕的市场进入空间,优化组织能力,提高企业供给侧的创新能力:一是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活力的恢复。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促进企业等组织提高创新能力。二是组织能力的优化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组织能力的优化,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第五,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把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相匹配。让“供给侧结构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制度供给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前提。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以改善供给、降低成本,通过竞争全面提升效率。二是加快完善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严格破产退出制度,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和定价机制,通过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价格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人才、社会资本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第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转变政策措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供给侧结构改革意味着宏观调控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一是通过减税、放松垄断、减少管制等措施,放松供给约束,让生产要素从那些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产业,尽快向新供给形成和新供给扩张阶段行业转移,更新供给结构。二是财政、金融、税收都要服务于供给侧的结构改革,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新产业的不断成长,从而加快结构改革的步伐。三是把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相结合。供给侧改革与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因而供给侧改革中不能放弃需求侧的扩大内需,需要把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相结合,在高质量发展中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结构转化,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保增长和保就业,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作者系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