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创新发展强起来

发布时间:2019-07-29 11:52:04来源:人民网

  图①:三一重工装配车间装配好的泵车。
  本报记者 何 勇摄
  图②:袁隆平在试验田观察超级杂交水稻。
  资料图片
  图③:全球首创的智轨列车在株洲首次亮相。
  人民视觉
  图④:安化黑茶茶园。
  资料图片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湖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已成为激荡三湘四水的最强音。

  ——编者

 

  三一重工

  品牌瞄准世界级

  本报记者杜若原何勇

  “前不久,我们推出1200辆‘三一重卡’,在网上仅16秒便被抢空。之前推出的第一批、第二批也都是几十秒售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对记者介绍。

  2018年,一直专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三一重工进军重卡行业,推出“网红”产品三一重卡。重卡车间工艺相关负责人张洪涛介绍,产品研发阶段在互联网上广泛征求了卡车司机意见;生产阶段实行“平台化造车”,零部件全部采购;产品通过线上销售,没有代理商。

  这款“网红”产品,代表了三一重工的创新能力。持续几十年的技术创新正在创造巨大价值:公司上半年利润将达65亿元至70亿元,几乎超过去年全年;利润率在重装行业达到15%左右。

  被称为工程机械“皇冠明珠”的挖掘机长期以来被外资品牌独占。2006年,三一挖掘机仅卖出500台。而现在三一重工国内挖掘机市场占有率超20%,是国际品牌卡特彼勒和小松之和,连续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一重工的目标是海外营收占比达到50%,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向文波说。

  向文波认为,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是买不来的。三一重工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13126件,授权专利9461件,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

  如今,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湖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湖南将致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重型工程机械类主机产品高端化,力争到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100亿元。

 

  株洲高新区

  首条智轨出国门

  本报记者侯琳良

  卡塔尔当地时间7月10日,地面温度达到70摄氏度,宽敞的公路上,一辆全球首创的新型城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以下简称智轨)缓慢开行,这是智轨首次出海试跑“战”高温。

  株洲城区,神农大剧院到体育中心之间3公里,一辆智轨列车来回穿梭,时不时有好奇的市民排队上车,体验这款新型交通工具。一条智轨运营示范线,已然成为株洲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智轨由位于株洲高新区的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生产,将有轨电车和公交车优势跨界融合,低成本、零排放、无污染。

  智轨研发团队负责人彭忠红介绍,智轨列车目前已落户江西永修、四川宜宾等地,此次试车的卡塔尔将成为智轨列车走出国门的首站。

  行走“中国动力谷”核心区株洲高新区,依托动力产业,像智轨这样的创新成果,频频闪现。

  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内,世鑫新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一款碳陶复合制动盘,比起钢制动盘,可以让一列8节的标准组地铁减重10吨,对于高速列车轻量化、高速化意义非同寻常。

  然而,从在中南大学科研室孕育,到市场前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碳陶复合材料生产线投产迈过了一道道坎。

  4万多平方米厂房5年免租、20%的购买核心设备补贴、银行贷款50%贴息、提供通勤直通车和30套免费公寓。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建光说,必须下狠心优化环境,才能促进企业加快创新创业的步伐,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今年上半年,株洲高新区三大动力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8.1%,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

 

  耒阳市

  农业奔向现代化

  本报记者侯琳良

  “放眼尽芳菲,入目皆花园”。耒阳市新市镇近年来搞起了玫瑰花特色产业,一片3400亩的花园种植高品质玫瑰,用于深加工玫瑰精油提炼、玫瑰花酱、玫瑰花茶等一系列产品,另外200亩用于游人观赏。

  “一亩玫瑰产值超过8000元,当地百姓不仅流转土地获益,还能打工拿一份工资。”一座荒山变身经济花海,既养了游客的眼,也鼓起了当地农民的腰包。

  在大市镇花坪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一个个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温棚排列有致,自动调温调湿、自行浇灌喷水设施、无土栽培技术、农业新品种等让人眼前一亮。

  大米可以私人定制了!在耒阳市五峰仙及元明坳的高山稻田基地,一家农业公司搞起了稻田认养模式,人们根据需要认领一丘稻田,自己种植。“大人可以带孩子来体验水稻种植乐趣,亲近自然,随后生态鲜米配送到家,一推出来就受到热捧。”公司负责人说。

  一片花海,一个基地,一种模式,造纸术发明人蔡伦故里耒阳市,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公平圩镇大路村,刘洪全背着虫药箱正在给自己的油茶林洒药。从去年开始,他承包打理一家茶油公司的170亩油茶林,收入和公司按比例分成,当年就赚了5万多元,一举脱贫。眼下,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种植模式,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眼光不能只盯着一粒米,脑子不能只想着一丘田。”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罗琼说,这些年耒阳市致力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走规模化、科技化、精细化道路,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仅2018年,耒阳市建成连片种植示范基地120多个、新型养殖示范基地51个,引进产业项目48个。

 

  安化县

  乡村又闻黑茶香

  本报记者何勇

  “上世纪90年代,县里没几个会做千两茶的,现在至少几百人,几乎一半是我学生。”湖南益阳市安化县,百年老店永泰福茶庄掌柜李胜夫,正给学生讲解千两茶制作工艺。作为黑茶独有工艺千两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多年来,李胜夫一面致力于恢复祖上传下来的永泰福品牌,一面挖掘千两茶工艺,培养技师。

  40公里外的安化县冷市镇湖南华莱的茶叶生产厂,冷市村村民曾旺春正和妻子一起在流水线上对茶叶进行加工。自己每月收入4000多元,妻子每月2000多元,双休日,夫妻俩还可侍弄10亩茶园。算一算,两人收入一年可达10多万元。

  七八年前,曾旺春还是贫困户。家里除了10亩茶园,什么增收渠道都没有。2014年,镇上茶产业发展起来了,茶树不再无人问津,茶叶卖到两元一斤,一季春茶、两季黑茶,一亩地三季茶收入平均五六千元。

  资水中游的安化县,是湖南省人口过百万、地域面积第三的大县,山地面积超过82%,也是著名的黑茶产区。

  然而多年以来,安化守着绿水青山要饭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万多人。闻名遐迩的“黑茶之乡”并未给安化带来富裕,到2004年,安化茶产量6000吨,茶产生的税收只有16万元。

  从2006年开始,安化县将“安化黑茶”作为富民强县特色产业持续打造。目前,手工操作、实施土法生产的安化千两茶,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化黑茶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位居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榜首。

  据安化县委书记刘勇会介绍,今年安化县整体实现脱贫。

  版式设计:郭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9日 11 版)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改革创新助力南充发展

    “五个城乡一体化”增进民生福祉  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推出了公共交通、城乡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