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科技合作为中比友好关系注入强劲动力

发布时间:2019-07-04 12:41:39来源:人民网

与会者观看中比科技合作展板。刘军摄/光明图片

6月29日,由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和中比科技园联袂主办的“首届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在布鲁塞尔召开。来自中比两国医药健康、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多领域的科技界精英人士在“欧盟首都”相聚,通过研讨会这一平台共同探讨中比两国乃至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比利时瓦隆大区投资局亚太地区总监德克莱克,比利时根特大学副校长乌伦布鲁克,根特大学中国平台主任、比皇家技术科学院院士达尔维,电磁兼容认证和标准化专家亨弗里克斯等近200位嘉宾与会。在研讨会举办地唐拉雅秀大酒店的会议大厅前摆放着30多块论文展板,通过数据和图表展示科研成果。人们围着展板观看讨论,气氛热烈。

曹忠明在致辞中表示,中比科技合作具有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比利时是最早向中国输出技术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之初,中比就签署了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杨森、贝尔等比利时高科技企业进入中国,成为中外企业合作的典范。他说,比利时贸易立国、科技立国,是以开放、务实而闻名的发达经济体。他希望双方把比利时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与中国的研发能力、应用市场和扩大开放的光明前景充分结合起来,在环保技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微电子、新能源、化工等方面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实现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中比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注入强劲动力。

比利时瓦隆大区投资局亚太地区总监埃里克·德克莱克表示,比利时热烈欢迎中国企业到比投资,开展高科技交流与合作。去年,瓦隆大区吸引中国投资创下历史纪录,取得了互利双赢的好成果。瓦隆大区将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中比科技园等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为中国企业进入比利时和欧洲提供更多便利。

本次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乘中比两国友好关系的东风,倚比利时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以祖籍国产业链齐全、市场巨大为底气,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和中比科技园充分调动自身人才优势和潜力,为中比科技双向交流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中比学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不仅会聚了当前比利时华人中学术成就最高的专家学者,而且比利时本土高科技研究人士的参与度也很高,研讨的议题涵盖了当今科技高精尖领域。

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主席徐志安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是由旅比各界专业人士组成的一个非营利的社会团体。促进比中两国间科技、文化和教育交流,帮助会员融入比主流社会是协会的宗旨之一。比利时国土面积虽然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但科技创新能力却很强,素有“科技小巨人”之美誉。人口1100万的比利时有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让中国走向科技创新强国之路。中比两国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硕果累累。

徐志安强调,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携手中比科技园,共同搭建了中比科技人员合作交流的平台。此次200多位中比科技界人士聚集在布鲁塞尔,从民间的角度来探讨中比科技合作,分享合作共赢的故事。49位中比科技人员、学者和企业家在研讨会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各自经验。他认为中比科技交流合作有着更广阔的前景。

中比科技园执行总裁张敏容博士告诉记者,作为中国在欧洲投资的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比科技园是中国在比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比在建的最大科创服务平台。科技园致力于促进中比、中欧技术创新与合作。科技园的产业定位是建立中欧高科技双向绿色通道,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和智能制造三大产业方面为双方技术支持、战略投资、行业合作及市场准入提供平台和支持。

她介绍,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比利时期间,与时任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共同见证签署中比科技园合作协议,中比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园。2018年8月,中比科技园智慧谷首栋塔楼封顶。中国和比利时的团队成功吸引了30多家高科技公司,他们正享用着科技园提供的服务平台。为改善创新和创业的生态系统,科技园启动了中欧青年创新苗圃项目,支持青年科学家实现技术商业化。同时,科技园正在筹备中欧创业学院,以提高科技人才的实践能力。本届研讨会是展示两国科学交流的第一步。

获得由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评选的“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称号的比利时农学家弗朗索瓦·塞尔奈斯以亲身经历告诉与会者,中比合作为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两国在合作实践中共同寻找为人类带来永久福祉的方法和答案,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99年,塞尔奈斯教授将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无偿引入中国重庆山区,使当地的马铃薯晚疫病得到控制,被当地人称为马铃薯“白求恩”。此后的十几年里,他每年至少两次到重庆提供技术指导。而中国科技人员对该项技术进行数字信息化处理后,形成了“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两国广大地区普及使用,并将推广到其他国家。

根特大学副校长乌伦布鲁克高度评价比中教育合作取得的成就。他说,作为具有201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学府,根特大学和中国的大学交流活跃频繁,注册在校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已达500名以上,100多名中国留学生获得根特大学的博士学位。每年,根特大学向中国派送50多名比籍留学生。根特大学与华为公司在通信领域的成功合作等事实昭示出,比中教育合作非常务实,并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研讨会为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海外民间团体的桥梁、纽带、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大会议程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安排了生动活泼的专家圆桌对话,更组织了中比企业现场对接,对接现场气氛热烈。科技和企业界精英以亲身经历现场说法,嘉宾们智言慧语,引人莞尔又充满启发,与会者表示受益良多。研讨会通过积极探讨向产学研创新全链条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智能制造”“食物与农业”“医药与健康”等比利时重点和强项研发领域设立了四个分会场,中比同行同台交流,互相促进。

开放、合作、创新、共赢是时代的主旋律和发展趋势。一切引领思想、着眼于人类共同福祉、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的合作交流,既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更是因应未来的呼唤。

(光明日报布鲁塞尔6月30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刘军)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